为系统总结陕西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建设经验,交流展示阶段性成果,推动全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14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教科院和我校承办,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指导的2025年陕西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工作推进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活动现场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新兵,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副主编谢凡,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党支部书记韦保宁,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 - 2025)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陕西省教科院义务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学军、副所长辛梅,雁塔区教育局副局长左自文,陕西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窦文阳,我校党委书记李铁绳、校长冯军,陕西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代表,西安市中小学校长代表,雁塔区义务段学校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陕西省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主持。
陕西省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
主持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对我校在实验校工作推进中的亮点、特色进行了观摩。现场展示环节,我校整体以八块展板以及五大主题展区集中呈现了实验校工作推进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现场观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展示部分,参会领导实地参观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深入了解了学校在心理学科特色建设、学生发展支持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成效。
实地参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随后,我校心理教师赵千秋老师进行了《亲“说”有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展示课。
心理健康教育展示课
阳光体育展示环节,与会人员前往操场,观摩我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我校30分钟“最美大课间”,形成了武术操、跑操及专项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模式。展示中,阳光活力的校园、刚柔并济的武术操、铿锵有力的跑步、二十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摩阳光体育大课间
交流研讨会上,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新兵致欢迎辞。他表示义务教育改革的宗旨和培养方式对大学的教师教育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为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注入了新思维。他还对我校认真落实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新兵致欢迎辞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陕西师大附中、渭南市合阳县甘井中心小学、商洛市镇安县白塔中学、西安爱知中学、西安经开第三小学、陕西省西安小学等我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依次交流分享了阶段性实验成果。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副局长 成延春
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副局长 王玉新
陕西师大附中校长 冯军
渭南市合阳县甘井中心小学校长 王根斌
商洛市镇安县白塔中学校长 黄在明
西安爱知中学教学副校长 朱宝军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校长 张海兰
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 李涛
我校校长冯军作《以“身心两健”奠基学生可持续发展》专题汇报,围绕“一句话、一个问题、一种方案”,系统阐述学校构建“让身动”“让心安”课程体系的实践,引发与会专家、老师的强烈共鸣。
我校校长冯军作专题汇报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校党委书记孙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贵阳一中党委书记陈章义,分别对“两区六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点评指导。各位专家表示,实验区和实验校在实践过程中均能聚焦育人本质,着力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聚焦协同共育,全力打破家校社壁垒,积极打造教育共同体;聚焦技术赋能,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有效突破传统教育瓶颈。他们希望各区各校能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扎实推进一体化培养体系建设。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刘莉莉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校党委书记
孙辉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
贵阳一中党委书记
陈章义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改革实验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不断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她希望各实验区实验校能注重强化数字赋能,充分发挥陕西教育云平台优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精准覆盖,同时精准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实践工作成效,积极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凝聚起强大的教育改革合力。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 董侠
此次陕西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工作推进会的成功举行,不仅是对阶段性改革成果的全面梳理和交流,更是陕西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起点。我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勇担实验校使命,紧扣改革核心任务,持续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为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附中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