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 校园动态

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基地第十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5-16     作者: 党委校长办公室     浏览数:1402    分享到: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的新时代“大先生”和“办人民满意教育”,发挥新时代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5月13日-15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我校承办的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基地第十二次集中研修活动在我校举行。

合影.jpg

与会人员合影

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副主编谢凡、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杨全印、邓睿,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以及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各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我校党委书记李铁绳,校长冯军,党委副书记郭彦雯,常务副校长王中仁,副校长高丽文、张元芳、张辉参加了活动。

13日上午,与会人员参观了我校校园及校史馆、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海航心品室,对我校的基本情况、办学历史、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校园文化等进行深入了解。

未命名.jpg

参观校园

随后,与会人员在致远楼报告厅召开会议,会议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支部书记韦保宁主持。

01 韦保宁 主持.JPG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支部书记韦保宁主持活动

观众席.JPG

活动现场

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长期以来给予陕西教育大力支持,为陕西省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中学校长。陕西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三级三类”培养体系,深入研究教育问题,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探索名校长、名师快速成长的路径。陕西师大附中办学历史悠久,具有优越的红色基因,凝练出独特的红色文化,办学成绩誉满三秦,为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附中力量。

王彬武.JPG

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致辞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我校校长冯军以“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对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再思考”为主题,从学校办学历史、整体情况、未来发展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成果,以及作为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培养的系统性思考。冯校长表示,自2023年入选“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项目以来,深化了对教育使命的认知,完善了战略视野、治校方略与领导艺术三位一体的专业素养体系,确立了“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目标。他从找准出发点——坚守育人初心,聚焦发力点——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培育生长点——布局持续发展的前沿赛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陕西师大附中的育人初心和办学理念,以“一体筑基、两翼提质、三驱联动”的发展体系推动理念向实践的有效转化,围绕“如何以人工智能推动因材施教的全面落地?“如何以学习力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核?”两个问题对学校未来高质量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究,回应构建教育强国,学校何为?我校的时代担当,并表示我校未来将在育人机制的创新性、教育资源的整合度、特色品牌的辐射力等方面继续努力探索,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为教育强国的蓝图添彩!

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学员、

我校校长冯军作整体情况汇报

我校副校长张元芳以“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升德育工作实效”为题,从以“人人德行师”推动全员育人,以“处处德育场”落实全方位育人,以“时时润心泽”贯通全过程育人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我校副校长张元芳作德育主题汇报

我校常务副校长王中仁以“五维驱动学子成才”为题,详细介绍了学校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学常规、负担减轻、教育多元驱动五个维度构建起“多元共生、质量为本、创新赋能、协同共进”的教育新生态。

我校常务副校长王中仁作教学工作汇报

我校副校长高丽文以“双向赋能、双翼提质,从‘智慧校园’到‘教育全场景赋能’的实践探索”为题,分享了学校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的办学经验。

我校副校长高丽文作教研及信息化主题报告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以“挖掘名校灵魂,提升名校品质”为题,进行了总结点评,指出我校历史积淀厚重,“爱国·模范”的学校精神传承得到很好彰显,充分利用大学附中的资源优势,课程体系建设前瞻性较强,专家型教师团队引领带动,学生培养特色鲜明,社会声望日隆。她表示AI时代,教师角色应该从学科教材的讲授者向教育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向共同学习的合作者转变,从校园生活的监督者到向生活体验的陪跑者转变,从知识的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转变,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者向教育走向生命升华的垂范者转变。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点评

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教授以“以三秦汉檄之形求无界万象之星——冯军校长团队的思想之光、文化风骨与实践智慧”为题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一要在机遇和制度碰撞中拓宽名校长的人生价值与成就意义,二要在历史和现实的激荡中探寻学校发展现实基础与文化标识,三要在规律性和高中属性统一中演绎历史主动与理论创新。

于维涛 专家点评.JPG

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于维涛教授作点评

13日下午,会议第一阶段召开全国名校长工作室研究联盟工作规划研讨会,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与西安市10余位中学校长齐聚一堂,就全国名校长工作室研究联盟工作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主持。

1 全景.JPG

2 邓睿主持.JPG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邓睿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自由交流

会议第二阶段听取了冯军名校长工作室的汇报,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杨全印主持了会议。

19 杨全印.JPG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助理杨全印主持汇报会

冯军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安康市汉滨高中永红校区校长鄢麒麟以“‘一线三维四阶’:构建教师差异化发展新生态”为题,汇报了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延川县中学校长王永江以“一体双翼领方向,帮扶发展提质量”为题,汇报了学校在提升育人质量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

20-1 鄢麒麟.JPG

安康市汉滨高中永红校区校长鄢麒麟作报告

21 王永江.JPG

延川县中学校长王永江作报告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副主编谢凡在点评中指出汉滨高级中学永红校区立足管理真问题,系统构建成长体系,确定明晰目标路径,优化迭代长程发展。延川县中学以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是县中振兴的生动实践,托管帮扶的经典案例。两所学校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教育现场,展示了教育的新样态。

22 谢凡点评.JPG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副主编谢凡点评

宁陕县宁陕中学校长张秉刚以“坚持特色发展之路,创建特色示范高中”为题,汇报了学校特色办学的成果和内涵发展的途径,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二学校执行校长刘建玲以“让幸福像花儿一样”为题,汇报了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课堂实际效果和家校协同育人的概况。

宁陕县宁陕中学校长张秉刚作报告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二学校执行校长刘建玲作报告

教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点评,她首先对冯军名校长工作室前期和中期培养阶段的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指出通过四位成员校长的汇报,充分展现了工作室两年多来在校长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和扎实推进的工作态势。表示名校长应该从有思想到有作为,准确定位名校长与名校,名校长与名校长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与成员学校之间的匹配度和辐射作用,把名校长的思想作为全链条动力组的引擎,创新实践,让思想更有力量,在广阔的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领带动薄弱地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点评

14日,研修团一行走进陕西师大附中“名校+”共同体成员校雁塔二中、沣西二校、陆港初中。与会人员参观了三所学校校园,对校园文化建设、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进行了全面了解。

雁塔区第二中学执行校长刘波、沣西新城第二学校执行校长权小红、陆港初级中学执行校长沙瑞龙就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围绕学校管理、文化体系、教师培养、课程建设、生态德育、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入校指导.jpg

研修団一行入校指导

汇报结束后,研修团队分组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各校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心理健康等工作。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三所学校优秀管理经验,指出陕西师大附中优秀文化理念在各校落地生根是各校在创办以来较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希望在“人机共生”的智能和快速迭代时代,各校要注重转变思维模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全面展示了我校的办学成果,深度分享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智慧,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探索“教育强国,学校何为”之策。未来,我校将强化使命担当,传承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附中力量。


关闭
上一篇:我校海航班举行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活动暨“雏鹰标兵奖”表彰典礼
下一篇:2025年陕西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工作推进会在我校顺利召开